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使命
  • 师资力量
  • 课程及修读
    • 课程
      • 修读规则
      • 课程设计
      • 课程查询
    • 豁免学分
    • 副修专业
      • 哲学
      • 历史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新闻与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使命
  • 师资力量
  • 课程及修读
    • 课程
      • 修读规则
      • 课程设计
      • 课程查询
    • 豁免学分
    • 副修专业
      • 哲学
      • 历史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新闻与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联系我们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活动回顾
  • 通识沙龙
  • 我和我的城:在地关怀与行动

我和我的城:在地关怀与行动

2024-04-09 通识沙龙

城市是人的集合,是生活与生活折叠交汇之处,承载着温情与记忆。了解一座城市,是融入这座城市的必要前提。10月17日晚,由人文社科院组织的第三十五讲“通识沙龙”开讲。本次沙龙邀请到了南兆旭先生为我们带来主题为 我和我的城:在地关怀与行动(Local Action and Connection:The City We Live In)。以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和深刻的思考为基,带领听众们展开了一场地理,历史,自然、人文等多重维度的深圳漫游。

本次通识沙龙由人文社科院的韩雨晨教授主持,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先生主讲。韩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南兆旭先生的丰富研究经历,其中他出版的图书作品包括《深圳记忆》、《解密深圳档案》、《深圳自然笔记》、《深圳自然博物百科》;纪录片作品有《深圳民间记忆》、《梦开始的地方》、《深圳自然笔记》。南先生于2019年被深圳市人民政府聘请为深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深圳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主讲嘉宾的精彩履历与思辨、丰富有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沙龙主题吸引了思廷书院院长陈永勤教授以及不少老师同学来到现场聆听这场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座无虚席。

南兆旭先生由自己的深圳民间记忆研究经历入手,引入演讲的主题。自1989年来到深圳后,南先生一直秉承在地关怀的理念,力图多方位研究全球视角下的深圳,由点及面,思考深圳与中国和与世界的关联。与广袤中国大地上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在40年间奇迹般的勃发与2000万新移民青春热血的挥洒,值得每一个在深圳生活的人了解与探索。

在演讲最后,南兆旭先生对同学们报以真诚的祝愿和美好的期待。期望同学们平安顺遂,积极乐群,在大胆探索中度过在深圳读书的时光,也期待同学们能以自己的视角发现深圳的气质与温度。南先生身上学者特有的真诚魅力,以及对深圳的拳拳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相关推荐

与灾害同行

从重庆大厦到广州的世界:关于全球化的民族志研究
如何填补学校教育的空隙

 

  • 人文社科学院
  • 图书馆
  • 教务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