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之窟”:登州国际贸易港的形成与明清战争
2024-11-22 通识讲堂
主题: “蛟龙之窟”:登州国际贸易港的形成与明清战争
时间: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15:00-16:30
地点: TB103
主讲人: 马奏旦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主持人: 杨圣宇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语言: 中文
摘要:
历史上的登州(今山东蓬莱)长期是一个贫困的滨海城市:四境多山,土地盐碱化,农业落后,居民濒海为生。十七世纪初,满洲人初定东北,厉兵秣马,意欲南下;而大明则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军事和官僚危机,摇摇欲坠。明清战争成为这一世纪的主轴。然而,在兵燹四起的背景下,积贫积困的登州却迎来了历史的转机。本次讲座将深入探讨明清战争的动荡如何深刻影响登州的命运。战争中的军事部署不仅使登州成为一个繁忙的海港,还推动了一个独特海洋社会的形成。本讲座首先回顾明朝政府于1618年建立的海上物流网络,这一网络的建立推动了登州的军事化。随后将进一步探讨军事化带来的连锁反应,包括商人和商品的大量涌入、明朝的战略投资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正是由于这些变化,登州及其沿海地区融入了来自满洲、南中国、日本和朝鲜的人员与物资,更为广阔的区域和国际贸易网络。
讲者介绍:
马奏旦博士于2024年秋季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通识教育部讲师。他先后于北京大学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历史学、社会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晚期帝制中国与李氏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