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使命
  • 师资力量
  • 课程及修读
    • 课程
      • 修读规则
      • 课程设计
      • 课程查询
    • 豁免学分
    • 副修专业
      • 哲学
      • 历史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新闻与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使命
  • 师资力量
  • 课程及修读
    • 课程
      • 修读规则
      • 课程设计
      • 课程查询
    • 豁免学分
    • 副修专业
      • 哲学
      • 历史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新闻与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联系我们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课程及修读
  • 课程
  • 课程设计
  • 课程
    • 修读规则
    • 课程设计
    • 课程查询
  • 豁免学分
  • 副修专业
    • 哲学
    • 历史
    • 科学、技术与社会

课程设计

大学通识教育供所有本科生修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生需要修读通识教育科目共计18个学分才能毕业。通识教育分为通识基础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

 

(一)通识基础课程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为本科生提供共同学习经验,建立大学学习基础。课程由两个必修科目组成,所有学生必须修读:

• GFH1000 与人文对话

• GFN1000 与自然对话

课程透过阅读经典及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恒久关心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扩大知识基础,培养自主学习必须具备的技巧及态度。

 

(二)通识选修课程

所有学生皆须在每一个范围内选修最少一科(3学分):

四个Area 详解:

• 范围A(GEA)中华文化传承

本范围引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主要特征。透过跨学科的进路,学会欣赏中华文化及认识其传承和与现代生活的关联。

• 范围B(GEB)自然、科学与科技

本范围拓阔学生对大自然、科学和科技的认知,引导他们认识科学发现、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并学习以科学态度理解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和科技发展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 范围C(GEC)社会与文化

本范围探讨人类社会的组成过程及不同文化的异同,并介绍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 范围D(GED)自我与人文

本范围让学生探索人类价值信念的多样性,反思人类行为的意义,从而加深对自己的瞭解。

 

 

 

  • 人文社科学院
  • 图书馆
  • 教务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识教育